适老版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区工作动态

吴小杰:全面推进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五宜”朝阳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图片


8月28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朝阳区专场。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朝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小杰围绕“五宜”朝阳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介绍朝阳区相关工作情况。

朝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小杰介绍朝阳区高质量发展整体情况:

近年来,朝阳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按照市委提出的“四个走在前”的要求,“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我们全面推进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五宜”朝阳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全力增强首都经济大区的支撑作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朝阳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我们始终牢记、坚决扛起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区担当,2023年朝阳区GDP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到8387.2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保持全市首位,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五年保持在千亿元规模以上。2024年是朝阳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一年,我们坚持以系统思维布局落子,在消费促进上大力优化结构、升级空间、拓展供给、丰富活动;在投资促进上紧抓国家“三大工程”战略契机,全力强储备、盯开工、疏堵点、促入市;在企业招引上全面推动带规划、带空间、带生态、带政策、带资本“五带”招商,上半年实现主要指标稳中向好、产业结构优化成效凸显。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该行业比重分别达到18%、44.4%;特别是今年信息服务业成为全区第二大支柱行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1/4,增长贡献率合计超过4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新增规上单位分别实现收入超150亿元,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释放出强劲势能。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统筹好稳当前和增后劲关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方面大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另一方面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同时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二、全力构建首都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示范区,厚植高质量发展动能。

朝阳区是全市数字经济核心区,我们紧密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无选之选、必选之选和优选之选。立足朝阳要素资源禀赋,我们精准择优赛道,系统构建以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为核心的“3+X”产业创新体系,着重发挥互联网3.0、产业互联网、数字安全、数字医疗产业的主导作用,多领域开展与京津冀地区的跨区域协作以及与驻区央国企、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目前,全区现有、在建、规划的各细分领域特色产业园区和平台41个,我们在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企业均已实现产业链全覆盖,互联网3.0企业超1200家,在全市形成领跑态势。

接下来,我们还要持续完善创新生态。高标准建设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和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深化“数据要素生态合作伙伴计划”和“数据要素×”行动,加快大模型行业应用,依托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打造具备全栈国产化服务能力的“AI工厂”。同时,持续壮大主导产业。抓好已出台的互联网3.0、人工智能、数字医疗、数据要素等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还要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提升中关村朝阳园北区环境品质和产业承载能力,紧抓北部科技创新发展带、东部北京理工大学朝阳科技园、南部与北工大共同推进的山河湾谷创新区建设,增强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数字产业创新中心等园区平台辐射效应,以高能级平台引擎构筑创新策源高地。

三、全力提升“两区”开放能级,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朝阳作为首都对外交往窗口区和国际化资源最集中的区域,我们充分发挥“两区”政策叠加优势,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累计形成71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其中11个在全国推广、5个在全市推广,今年上半年“两区”新增外资入库项目、落地外资项目均居全市首位,近三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市40%以上、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全市第一。特别是CBD历经20余年发展,吸引力指数排名跃居全球第七、亚洲第二、始终保持全国第一,今年又当选全球商务区创新联合会轮值主席机构。与此同时,我们全力打通外国人来华堵点,以小切口改革为探索,实现区内三级医院、直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重点商业综合体、文旅场所外卡POS机全覆盖,蓝色港湾成为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

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突出国际化特色优势,全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商务中心区、国际金融聚集区,实施总部成长计划,围绕数据跨境、保税物流、国际商事仲裁等领域加强项目化、集成式制度创新,充分用好各类国际化商贸交流平台,推动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四、全力打造超大城市城乡融合样板,激发高质量发展潜力。

朝阳农村地区面积占全区3/4,是未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腹地和重要载体。作为全市高水平城市化综合改革先行区,朝阳区的农村城市化历经绿隔建设、奥运重点工程项目带动、重点村建设、土地储备、棚改以及新总规实施以来减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化建设等多个阶段,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154个行政村中112个已完成整体腾退,26万人实现上楼安置。十年来农村地区拆除违法建设约4000万平方米,朝阳也成功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发展质量、激发乡村振兴活力,2022年我们启动城乡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动南部崛起、东部跨越、北部提升。而后锚定2035年规划目标,我们坚持规划引领,明确了未来十年的城市化路径。今年又紧抓政策机遇,启动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在全市实现了率先启动、首年任务率先收官,年内已完成3个村和2个平房区58.1万平方米的拆迁腾退任务、安置人口1.3万人。在推动村庄形态向城区演变的同时,我们尽最大努力推进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今年启动转非的工作,推动9个乡7.6万名农民全面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融合的历史性转变。与此同时,下大力气激发农业农村活力,创新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动14个“村地区管”产业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压茬推进王四营、东风、十八里店等地区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五、全力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民城市,增加高质量发展获得感。

近年来,我们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高标准推进花园城市建设,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实现温榆河公园朝阳段一期开园,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也入选北京市高质量发展十大案例,朝阳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北京市无界公园建设先行示范区。特别是我们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接诉即办综合成绩不断取得新成长突破,一批大医院和特色医院、一批名校和科技学校布局落子,教育强区建设在厚积薄发中交出亮眼成绩单,大力推进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电动自行车、村民自建出租房、大屋脊住宅、高层建筑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以总规为引领,继续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抓好温榆河公园朝阳段二期等重点工程,办好第二届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推动国贸桥下空间整治,加快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等规模校、北京中医医院朝阳院区等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强化“老老人”“小小孩”服务保障,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的宏阔篇章、“五宜”朝阳的绚丽色彩,需要大家共同书写绘就。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