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搭桥,共赢拓路——北京融商中心助力北京投促中心探索“双向投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近日,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秘书长贾辉博士受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简称“投促中心”)邀请在北京政务服务中心就《以调解促共赢:双向投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作主题分享,深入探讨了调解机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与双向投资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次演讲结合丰富的实践案例与前沿政策,详细介绍了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的优秀实践和案例,为国际商事调解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投促中心相关负责人及来自政府机构、企业代表等共同参与。
贾辉博士受邀在北京政务服务中心作主题分享
贾辉博士指出,调解作为一种非对抗性争议解决方式,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日益受到重视。相较于诉讼、仲裁等传统方式,调解具有高效、灵活、成本低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法律制度差异大、司法程序复杂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调解能够有效克服司法判决承认与执行难、仲裁耗时长等问题。国际商事调解以东方和文化为基础,秉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互利共赢”的理念,帮助各方在争议中寻找合作新机遇,为双向投资注入可持续动能。
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国际商事调解的重要平台,其打造的“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通过制定国际水准的调解规则、开发在线调解系统、建立全球调解员网络,成功调解了超过5万件商事纠纷,调解成功率达60%,案件类型涵盖国际贸易、投资股权、建设工程等多个领域。
活动现场,贾辉博士分享了多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商事调解为争议各方提供的友好解决方案。例如,在中心乌鲁木齐天山法院调解室处理的一起新能源产品合同纠纷中,因被申请公司拖欠货款的行为导致信用度大大降低,且被申请公司因上游回款日期不明,始终无法确认合同还款金额与期限,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成功化解双方的对立情绪,最终就欠付货款本金、违约金、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要素达成调解协议并完成司法确认。另一例涉及菲律宾华侨的80年房产纠纷,通过调解员的努力,双方接受了合理公平的分配方案,化解三代矛盾,避免了漫长的诉讼程序。
此外,中心还积极参与国际调解合作,在“朋友圈”扩容上实现突破,先后发起设立“中非民间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和“中日韩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进一步拓展了商事调解服务的覆盖范围。贾辉博士强调,调解不仅是解决争议的工具,更是促进双向投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调解,投资双方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而提升投资项目的成功率与效益。
本次分享在与会人员中引发热烈反响。多位参会代表表示,通过系统了解了“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的创新实践,不仅拓宽了工作视野,更对如何运用法治方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有了全新认识。大家普遍认为,这种专业性强、实操性高的分享对提升北京政府服务水平、优化首都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将调解机制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优势,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新高地。
下一步,投促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与北京融商中心等专业法商服务机构的合作,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法治保障。北京融商中心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通过调解机制创新促进双向投资高质量发展,为北京市推进“两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调解不是终点,而是合作的新起点。当争议双方从“你输我赢”转向“你好我好”,双向投资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