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促工作 > 民间投资
点击显示或隐藏左侧导航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北京金融法院发布12个典型案例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一周年之际,北京金融法院通报涉民营企业案件审理情况、相关工作措施,并发布12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维护涉诉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加强民营企业保险保障、降低民营企业解纷成本、化解经营风险助力民营企业脱困重生等。

从案件数量来看,北京金融法院约有50%的案件涉及民营企业,案件类型集中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票据纠纷、保理纠纷、资产管理合同纠纷等案由。建院以来,北京金融法院共发布审判白皮书3份,发布典型案例7批,发送涉民营企业司法建议12份,进一步扩大规则辐射效应,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增强民营企业家的市场信心。

图片1.png

据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毅介绍,12个案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坚持依法能动履职,维护涉诉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加强对涉诉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尽可能减轻强制执行等司法活动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二是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司法裁判为科创企业纾困解难,守护科技企业“创新火种”;三是加强民营企业保险保障,助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依法办理涉民营企业的保险案件,充分发挥保险在民营企业经营中的“减震器”功能;四是创新审判工作方式,降低民营企业解纷成本。以“如我在诉”的理念,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降低民营企业的解纷成本,防止民营企业因涉诉陷入经营困境;五是化解经营风险,助力民营企业脱困重生。立足审判职能发挥,稳妥有序、精准施策推动民营企业风险化解,保障民营企业依法经营。

本次发布的12个典型案例,既有法官通过诉前调解化解上市公司“退市警报”的典型做法,又有精准执行为保护企业经营开出“司法良方”的有益尝试。宋毅称,“每一个典型案例都是北京金融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缩影”。

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峰表示,北京金融法院持续完善立案、分流、调解、快审的衔接流程,推动大量金融纠纷在诉讼前端有效解决;充分发挥金融调解组织职能作用,协同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等开展多元解纷合作,多途径建立和完善金融纠纷调解专家库;不断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对被执行民营企业财产采取活封、活扣,维持企业稳定。

北京金融法院坚持深入对接企业,提供近距离、精准化司法服务保障。“我们在2022年7月携手北京市工商联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并于2024年4月与北京市工商联设立民营企业产权保护调解室,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机制迭代升级,将发力点从后端执行向立、审、执全流程延伸拓展,让服务民营企业半径更短、效能更实。”薛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