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外贸保稳提质再出“组合拳”

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最新政策。据介绍,尽管外贸还有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但外贸形势依然有比较积极的一面。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物流堵点逐步打通,中国外贸产业链的完整性、外贸产业的竞争性会得到很好发挥。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使外贸增长保持稳定、外贸质量得到提升。

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尽快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复工达产,指导企业用足用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加快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等展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简称《意见》)回应了很多外贸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打出了稳外贸的“组合拳”。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27个部门研究出台了相关政策。这批政策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是保主体、保订单、保市场、保信心、保履约。

  比如,在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方面,采取“优化创新线上办展模式”的措施,打造国别展、专业展、特色展,帮助企业获取更多外贸订单。对中小微企业,鼓励其在境内通过线上与国外客户进行洽谈。同时,政策还鼓励创新、绿色、高附加值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再如,在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方面,有关部门支持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在国内实现梯度转移,保障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政策还支持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两头在外”保税维修,探索开展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产品保税再制造试点。

  “总的来说,商务部将会同各地方、各相关部门密切监测外贸运行情况,同时指导各地方结合实际,出台一些地方性的支持举措来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使外贸企业能够在一系列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享受政策红利来实现稳定增长、提高质量。”王受文说。

  降低外贸企业融资成本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是近期稳外贸政策的重要发力点。对此,《意见》分别从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加大进出口信贷支持、加快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负责人周宇介绍,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一起出台了被称为“金融23条”的通知,包含了很多稳外贸的金融举措。比如,将优质企业的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推广到全国,同时开展更高水平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和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再如,允许具有出口背景的国内外汇贷款予以结汇使用,完善企业汇率避险管理服务,免除了一些外汇衍生品交易的手续费。

  “去年年底以来,一年期和五年期以上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降低了15个基点和20个基点,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行。今年1—4月,企业贷款利率是4.39%,比去年全年的水平降了0.22个百分点。这也是中国人民银行有统计记录以来的低位,企业融资贵的问题持续得到缓解。”周宇说,截至今年4月底,普惠小微贷款的余额同比增长了23.4%,支持的小微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长了41.5%。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介绍,截至5月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的规模已经突破了350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7%,为14.9万家外贸企业提供了保险服务。“下一步,我们还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发挥好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和融资增信作用,来帮助外贸企业增强接单的信心,稳定发展预期。”

  全力保障物流运输畅通

  物流通畅是外贸保稳提质的重要一环。《意见》明确要求“将外贸货物纳入重要物资范围,全力保障货运物流运输畅通”,同时特别强调了“增强海运物流服务稳外贸功能”。

  “我们确定了重点外贸企业名录和相关物流企业及人员名录,并对生产、物流、用工等各方面予以保障。同时,将外贸货物运输纳入重要物资范围,全力保障货运物流运输畅通。而且对一些重要的海港、空港,集疏运方面也要有序畅通疏通。”王受文说。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介绍,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外贸的不利影响,海关在坚决守牢“外防输入”关口的同时,先后出台了促进外贸稳增长、支持中欧班列发展、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等措施,统筹推进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同时,推动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健康发展,持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助力激发外贸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前4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4.7%。目前,从海关受理的长三角等区域业务看,货物进出口明显恢复,外贸实现保稳提质目标任务仍然有较好的支撑。”金海说,下一步,海关总署将继续加大对广大进出口企业的服务和引导,不断完善助企纾困的措施,更好地促进中国外贸保稳提质。(记者 王俊岭)